相关文章 / ARTICLE
标题:醋酸洋红染色液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 醋酸洋红染色液
规格:50ml
用途:醋酸洋红染色液主要用于花粉、动植物组织切片等样本中细胞核的染色,亦可用于线粒体的染色。
注意事项:又称乙酸洋红染色液或醋酸胭脂红染色液,主要由高浓度乙酸、洋红(也称胭脂红)等组成,pH呈酸性。
储存条件:室温,避光,12个月
0
蛋白质变性、 凝固 各式各样的化学试剂和物理因素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中的
有关氢键及其他弱键, 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丧失, 这样的变化叫蛋白质变性。
吴宪集根据蛋白质变性作用的许多研究资料, 曾提出一个蛋白质变性学说, 其要点是:
天然蛋白质分子是由多肽链所组成, 分子的规则性紧密结构是由分子中的次级键维持, 它很
容易被物理和化学力量所破坏。 变性作用是天然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松解, 即由原来有规则、
紧密结构变为开链的无规则、 松散结构。 这种变性学说可以解释有关蛋白质变性的事实, 至
今仍为人们所承认。
现以天然肌红蛋白、 核糖核酸酶为例(图 5. 9) 说明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变性蛋白在性质上有如下变化:
溶解度降低。
内部结构和各肽链排列改变, 而不涉及肽键的破坏。
由于失去螺旋结构, 对称性降低。
化学反应性, 特别是能电离和巯基的增长。
对蛋白水解酶水解敏感性增高。
原来的生物活性降低或全部损失。
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 化学因素有:
加热、 激烈振荡、 X-射线、 紫外线甚至在光敏剂存在的可见光照射, 以及高压等均可破
坏蛋白质分子中氢键等弱键, 使蛋白质变性。
酸、碱破坏蛋白质分子盐键, 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进入肽链间空隙与蛋白质形成氢键,
破坏蛋白质分子内的各种弱键, 浓脲溶液、 盐酸胍及某些去垢剂亦能破坏氢键、 暴露巯基和
强酸、 强碱破坏肽键, 这一切都导致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有可逆与不可逆之分。 凡变性未超过限度的可逆, 反之, 不可逆。
变性蛋白质分子互相凝聚或互相穿插、 缠绕在一起而呈现蛋白质凝固现象。
醋酸洋红染色液
相关类产品:
磺基水杨酸指示剂(SS)
苏木素指示剂(5.0-6.0)
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
多聚甲醛-戊二醛混合固定液
TD溶液(多浓度可详询,pH7.4)
Schiff试剂
Tris-BSA溶液(0.02mol/L,pH7.0)
木栓化细胞壁染色液(苏丹染色法)等等
Hoechst33342染色液
Dacie氏液
Dacie氏液
硼酸缓冲盐溶液(0.015mol/L,pH8.5)
苏木素指示剂(5.0-6.0)
Tween20/TBS溶液(多浓度,可定制)
025-65010873
扫码添加微信
点
击
隐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