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一锤定音的红色信使:绵羊红细胞在HA与HI实验中的核心作用

一锤定音的红色信使:绵羊红细胞在HA与HI实验中的核心作用

更新时间:2025-09-23      浏览次数:2

在病毒学与免疫学的工具箱中,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实验是两块经久不衰的基石。它们一个用于探测病毒的特性,另一个用于评估免疫的防线。而将这两个实验紧密串联起来的关键元素,正是绵羊红细胞——这位默默无闻却起决定作用的“红色信使",以其直观的颜色变化,忠实地报告着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image.png


一、HA实验:病毒黏附能力的“示踪剂"

许多病毒,如流感病毒,其表面装饰着一种名为血凝素的蛋白。这种蛋白如同一把“钥匙",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动物红细胞表面的“锁"(如唾液酸受体)。HA实验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将系列稀释的病毒液与绵羊红细胞混合。

当病毒存在且具备活性时,血凝素会将一个个红细胞桥联起来,形成肉眼可见的立体网格,阻止其正常沉降。这在孔板中表现为一层均匀的红细胞薄膜,即为阳性反应。反之,阴性结果则是一个沉降在孔底的紧凑红点。

选择绵羊红细胞作为标准的“示踪剂",源于其实用性:它们来源稳定,对多种病毒敏感,且形成的血凝图案清晰易辨,为准确测定病毒滴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HI实验:抗体中和效应的“报告者"

HI实验是HA的巧妙延伸,其核心目的是检测血清中能特异性阻断病毒血凝素的中和抗体。在这个实验中,绵羊红细胞扮演着最终“报告者"的角色。

实验首先将待测血清与已知量的病毒混合。如果血清中含有对应抗体,这些抗体便会像“盾"一样抢先结合在病毒的血凝素上,使其“钥匙"失效。随后加入的绵羊红细胞便无法被病毒桥联,从而自然沉降形成圆点,报告出“抑制成功"的阳性信号。若无特异性抗体,病毒则保持自由,继续发挥其血凝能力。

因此,绵羊红细胞的沉降模式,直接、可视地揭示了血清中抗体的存在与效力。HI滴度已成为衡量疫苗免疫效果和诊断病毒感染的标准,而这一定量结果的读出,依赖于这位“红色信使"的最终表现。


从揭示病毒的“黏附"本领,到报告抗体的“中和"战果,绵羊红细胞贯穿始终,其作用远非简单的反应物可言。它是一位高效、可靠的信使,将无形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转化为一目了然的视觉信号。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使得这种看似普通的细胞,在病原检测和免疫评估领域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image.png

image.png



南京亿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各浓度绵羊红细胞,产品质量稳定,价格实惠,在国内各科研院所和高校拥有良好的品誉。

该类产品有:1%绵羊红细胞,2%绵羊红细胞,3%绵羊红细胞,4%绵羊红细胞,5%绵羊红细胞,10%绵羊红细胞,20%绵羊红细胞,50%绵羊红细胞等。

欢迎各界用户来电或留言垂询,无论您是亲自下单,还是咨询技术问题,我们将为您真诚服务。

  • 企业名称:

    南京亿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025-65010873

  • 公司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新园

  • 企业邮箱:

    196099363@qq.com

扫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5南京亿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61857号-1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服务热线

025-65010873

扫码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