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 IHC-P 实验方案分享(仅供参考)
1.脱蜡和水化,时间由二甲ben新鲜程度和室温等综合决定
2.抗原修复,修复强度:高压修复>微波修复>胰-酶修复;修复液多种,EDTA>柠檬酸;85~95℃处理约1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
3.细胞通透,TritonX-100, >10 um厚切片
4.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生-物-素,3% H2O2 10~12min
5.血清封闭,小牛血清、BSA、羊血清, 不能与一抗来源一致
6.抗体孵育,浓度最重要,温度决定反应速度,时间决定反应量
7.--- 4℃过夜(16~24h),次日37 ℃复温 30 min,反应温和,背景浅
8.--- 37 ℃ (1-2 h),反应速度快,时间短
9.--- 室温,无法保证每次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建议
10.抗体稀释液(PBS, 专用的, PH7.4)
11.切片清洗(浸洗、冲洗和漂洗,普通5 min*3 ,抗体10min*4)
12.DAB显色,由显微镜下控制显色时间,决定背景的深浅和特异性染色的深浅
13.复染,目的是形成细胞轮廓,从而更好地对目标蛋白进行定位,胞浆蛋白适当时间长一点,核蛋白则要短。
14.长期保存,高倍镜观察,需脱水透化
15.封片,中性树胶等封片,避免产生气泡
16.免疫荧光注意避光,防止荧光衰减淬灭,防止自发荧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