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
相关文章 / ARTICLE
人工尿液(含肌酐)用于检测人接触物的使用寿命
人工尿液(含肌酐)符合以下标准:ISO 3160-2、ISO 105-E04、ISO 12870、EN 1811:2011、EN6128:2011等。人工尿液(含肌酐)主要由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钠、磷酸盐、氯化铵、尿素、肌酐等系列物质组成,其中总钠为108mmol/L ,pH 值为4.7,亦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的pH 值:2.6、4.0、4.5、4.7、5.0、5.5、8.0、 8.5、8.7、8.8等。人工尿液(含肌酐)适用于尿不湿、纸尿裤等的模拟实验,用于检测人体接触物的使用寿命。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双氧水可以叫做过氧化氢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
溶液形成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体积变化,有时还有颜色变化。溶解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变化,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这个过程需要吸热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同时增大体积;二是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的结合,这是一个放热过程同时体积缩小。整个过程的综合情况是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025-65010873
扫码添加微信
点
击
隐
藏